close


 


 


醫師聲援 反對服藥


〔記者徐夏蓮、王昶閔、胡清暉/綜合報導〕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十二日在中市舉行記者會,抗議董氏基金會和教育部聯手,在校園進行憂鬱量表篩檢,目的是要餵食學生精神科藥物、圖利藥廠,將在全國各地發起針對憂鬱症「反篩檢、反服抗憂鬱藥物」連署活動。


麻醉科醫師陶昌文、內科醫師蘇熙文昨天也站出來聲援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針對憂鬱症提出「反篩檢、反服藥」的論調。陶昌文說,憂鬱只是一種現象,不是病;蘇熙文說,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中,有引起自殺這項,病人服藥前了解嗎?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強調,一旦服用藥物,後患無窮。


董氏:未與藥廠合作推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澄清,相關教育宣導活動是希望教導學生去檢視與紓解憂鬱情緒,目標是宣導憂鬱症的預防,而非憂鬱症的治療與用藥,更沒有推銷任何藥物。董氏說,相關宣導活動未與藥廠合作,贊助的民間捐款來源相當多元,藥廠所佔比率,絕對不超過一%。


教育部訓委會常務委員柯慧貞表示,教育部補助董氏基金會和大學合作推廣憂鬱症宣導,也補助大專院校舉辦「如何分手」、「生涯發展」等主題週及系列講座,宣導目的是希望同學們若有憂鬱情緒,懂得尋求心理諮商,或透過運動、思考轉念讓心情up起來,絕非只靠藥物。


由該人權促進會發起的萬人連署記者會,請來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受害者」陳威廷現身說法,呼籲董氏基金會、教育部都不要再被藥廠利用了。


過來人現身說藥害


現年三十一歲的陳威廷說,他唸成大水利工程系三年級時,因感情問題心情低落,被家人帶去看精神科醫師,服藥後昏睡三天,整個人根本無法思考,連刷牙這麼簡單的動作都出問題,服藥五年間,進出醫院六次,如今他停藥超過一年,反而生活變正常了,他把自己的親身遭遇寫在部落格上與網友分享。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理事長許雅琛指出,憂鬱症以量表篩檢,如今已成全民運動,二○○四年台灣吃掉一三三億元精神科藥物,再這樣繼續篩檢下去,台灣的孩子還有未來嗎?


董氏說,多年來,自殺始終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九位,今年衛生署公佈去年數據,除了十五到二十四歲族群,各年齡層自殺率都已下降,可見學生族群需要更多關注,引發自殺的成因很多,憂鬱症則是其中之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13/today-life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hr2013 的頭像
    cchr2013

    cchr2013的部落格

    cch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