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速、壓力大以及作息不規律,罹患失眠的人口日漸增多。在門診中見到許多中老年人常年為習慣性的失眠所苦。
症狀往往是晚上躺在床上腦中思緒紛亂、反覆難以入眠,或者無法熟睡作夢連連,或者容易驚醒而且很難再入睡。結果造成白天精神不濟、疲累、神經衰弱、精神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情緒不穩(暴躁或憂鬱)等等各種問題,甚至出現許多身體不適的症狀。
雖然失眠本身並非致命性的疾病,但其引發的身心症狀卻是相當令人困擾的。在經過醫師檢查,排除顯然因生理疾病導致失眠的因素後,一般對於失眠的治療皆以鎮定安眠藥物或者抗憂鬱藥物為主。但這些藥物皆只能暫時治標,而且具成癮性。失眠患者長期服用會形成依賴性並且往往劑量必須越加越重才有效。
根據國外針對這類藥物所做的研究,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對於大腦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造成思考意識與記憶力的退化。非必要情形下,我通常不會建議門診患者服用。許多研究學者與醫師曾提出了其他的有效且健康的非藥物替代療法,在此處提供一些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失眠患者可以嘗試看看。
首先,戒掉喝咖啡、可樂、茶與吃巧克力的習慣。這些含咖啡因的食品都有可能干擾睡眠。
再來,許多醫師與營養學者都知道,礦物質鈣與鎂具有緩和穩定大腦與神經系統的效果,服用後會促進睡眠。這也是為何睡前喝一大杯牛奶會比較好睡的原因,因為牛奶中有許多鈣質。市面上已經有鈣鎂的合成錠出現,平常人睡前吞幾顆往往可以舒適地一覺到天亮。國外健康食品店中還有出售鈣與鎂的粉狀製劑,用熱水依比例沖泡成鈣鎂液服用效果更佳。
還有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內自然分泌的一種褪黑激素可以控制睡眠時間與品質。人體若是因為老化或生理失調導致褪黑激素分泌減少或不規律,就會造成失眠的現象。適時適量地補充褪黑激素可以調整睡眠時間與睡眠品質。.....
欲想閱讀更多: 薛醫師 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oliver-article/article?mid=5&l=f&fid=9
[本會相關文章]
摘自:精神病學 讓你的世界脫離不了藥物 [本會出版品]
精神科藥物的演變是從所謂的「奇蹟」新發現,到終於被發現它其實是有害的,
甚至是致命的東西。
二十世紀初期:
巴比妥鹽,鎮靜安眠藥物,被引進用來控制病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