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摘自: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鄭醫師的部落格
(文章內容出自鄭醫師的部落格) 我記得還在醫學院上課的時候,有一堂課,授課的教授提到一位女士的案例,這位女士有一段時間,只要到了下午五、六點,就會開始出現幻聽、聽到鬼怪的聲音及精神錯亂,其他時間就如同常人一般,精神完全正常。
經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其實這是典型的低血糖所引發的精神狀況,只要將血糖控制穩定,精神即恢復正常,完全不需精神科藥物介入處理,因此,有急性的精神狀況,一定要先排除身體因素的影響,沒有處理身體功能失衡,一味想靠精神刻藥物來抑制症狀,絕對是本末倒置的處理方式。
其實,在臨床上,嚴重低血糖引發的精神失常並不多見,但血糖不穩定所引發的精神狀況,例如焦慮、憂鬱、恐慌、甚至暴躁易怒,常常出現,但大部分的臨床醫師對此敏感度較為缺乏,故在處理上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要確實知道自己是否有血糖代謝問題,直接做葡糖糖耐受性測試,方法是讓受試者吃下75毫克的葡萄糖,然後每隔半小時測量血糖一次,時間一般要測到兩小時,也有醫師主張測到五個小時,可以更準確地知道是否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以胰島素阻抗來說,運動及體重控制,對降低胰島素抗性是非常有效率的兩種方式。
有些營養來源可以穩定或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首先是鎂,不管是體內或體外的實驗,鎂對於胰島素重,都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每天補充足夠鎂的人,也比較不會發生第二型的糖尿病。
其他礦物質,與血糖代謝最有的還有釩與鉻,尤其是鉻,許多穩定血糖的營養補充品幾乎都會添加,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Striffler, JS; Polansky, MM; Anderson, RA (1999). "Overproduction of insulin in the chromium-deficient rat". 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48 (8): 1063–8. PMID 10459575. Lay summary –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September 15, 1999).
維生素D缺乏,的確會造成胰島素功能下降,補充足夠,也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發生率,相關臨床研究可以參閱:
Schinner, S.; Scherbaum, W. A.; Bornstein, S. R.; Barthel, A. (200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ic Medicine 22 (6): 674. doi:10.1111/j.1464-5491.2005.01566.x. PMID 15910615.
有胰島素阻抗的人也可以考慮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有不少研究證實效果不錯:
Lovejoy, Jennifer C. (2002).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fat on insulin resistance".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 (5): 435. doi:10.1007/s11892-002-0098-y. PMID 12643169.
Fukuchi, S; Hamaguchi, K; Seike, M; Himeno, K; Sakata, T; Yoshimatsu, H (2004). "Role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disorders in sucrose-induced obese rats".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29 (6): 486–93. PMID 15169967.
有些植物性來源甚至是人蔘皂苷,也有些臨床實驗發現對胰島素敏感性穩定有幫助,總之,胰島素抗性不只日後可能會發展成代謝症候群,影響到身體,也很可能影響到精神狀況,絕對不能輕忽。
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提出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