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有困擾嗎? 


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總裁 珍  伊斯特蓋 所述


你擔心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者家庭成員和朋友的心理健康嗎?你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透過學校、工作場所、教會、法院及監獄,我們不斷被灌輸一個訊息,就是心理健康是社會必須優先注意的事。根據精神病學家的說法,我們正面臨令人憂心的精神疾病大流行,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病,而且更宣稱這是社會問題的原因。


然而,在你過於憂心之前,對於什麼是心理健康有一些概念,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獲得真正的心理健康


今天,心理健康已提升到和身體健康同等的優先地位。就如同身體健康表示有效的身體治療的結果,因此,心理健康也應該是有效的心理治療的結果。


要創造心理健康、須顧及以下的必要條件:


1.        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可以恢復個人的力量、才能、能力、自信、穩定性、責任感及靈性健全,藉此改善及強化個人,進而使社會改善。


2.        訓練有素、有品格的醫師,他們致力於病患及病患家屬的健全,而且有能力並且確實實現他們的承諾。


3.        心理治療要在有包容、安全、安穩和尊重人權的平靜氣氛下進行。


    從個人到政府,有太多的人以為這就是現代心理治療的本質。然而殘酷的現實是,今日的心理治療在精神病學的影響下已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假的「心理健康」


在比較身體治療與當代心理治療兩方面的結果之後,身體及心理治療之間的類比是不成立。簡而言之,身體醫療確實可以治癒疾病,但精神病治療就做不到治癒。


1994年,精神科醫師諾曼 薩托留斯(Norman Sartorius),他是當時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 World Psychiatry Association)的主席(1996-1999),在一場歐洲精神病學家的會議中宣布:「精神科醫師認為他們能夠治療精神病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精神病患者必須學習和他們的疾病共存。」


換言之,精神病學在心理治療方面就沒有真正的進步了。然而,精神病學家依舊認為心理治療領域應該是他們的範圍。


儘管如此,精神科醫師仍然認為心理健康的領域是他們正統的專業範疇。


作為心理治療的替代品,精神病學發展出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第四版,簡稱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是一本列出374種假設的精神失調或疾病的教科書。它的診斷標準非常模糊、主觀而且涵蓋太廣,若以這本手冊作為標準,活在現代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方面被貼上患有精神疾病的標籤。當然,這樣也製造出了更多的心理疾病。


在此同時,精神科醫師不只宣稱他們不曉得是什麼造成這些假想的疾病,也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研究證據證明它們是明確的生理疾病。


沒有人能否認,生活有時候真的會很有挑戰性。正如我們大多數人所知的,它會變得艱辛,真的。一個人在這種環境下能做些什麼?


下列的資料可提供給那些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了困難,而對精神病學的「幫助」必然伴隨而來的危險卻毫不知情的人們,作為一個警惕。


◆ 在現今的精神病學影響之下,經常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治療。問題經常被強力的心智改變藥物所掩蓋,因為症狀也許會減輕,但不能解決問題根源。


你對心理健康所應有的瞭解


2002年針對美國及三個歐洲國家的醫生們所做的調查,當他們被問到如何區分「精神失調」和身體疾病時,65%的非精神科醫師說,身體檢查及臨床診斷檢查應該是第一個步驟以排除身體方面的問題。


潛藏的身體疾病或傷害能夠引起情緒上的障礙,這是非常正確的醫學事實。威廉庫克博士(Dr. William Crook)在他所寫的偵測你潛藏的過敏症(Detecting Your Hidden Allergies)這本書中提到,那些深受易怒、沮喪、過動、疲勞以及焦慮所困擾的人,需要立刻做全面徹底的身體以及完整的食物過敏測試。食物過敏能使一個人產生以上那些同樣的心理變化。


一項研究指出,接受診所和社工人員的心理治療的病人中,83%的人有未診斷出的身體疾病,那些被診斷為「精神異常」的人中,有42%的人之後發現忠有內科疾病,而被精神科醫師診斷要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中,有48%的人未診斷出的身體狀況。1


1998年,瑞典社會局提出一位病人的個案,這個病人抱怨頭痛、暈昡和走路不穩,這位病人己經向精神科醫療人員抱怨這些症狀五年了,最後經由內科體檢報告顯示他有腦瘤。


達娜(Dana)因為情緒低落、發脾氣和侵略行為而診斷為過動(hyperactivity)和敵對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她老是被叫到校長辦公室去,通常是因為引發吵架。然而,她很瘦小、蒼白、很脆弱的樣子,不睡覺、尿床和沒胃口。有事情造成她很痛苦。結果發現那件事就是初期的糖尿病。內分泌專家教導她家人如控制達娜的飲食和處理她的疾病。她根本就不需要精神科醫師。


湯瑪士 多曼醫師,一位內科醫師,他說:「臨床醫師們首先應該要牢記的是,情緒壓力和慢性病有關,或者一個很疼痛的病症會改變病人的性情。自我執業以來,我已經遇到無數有慢性背痛的人被冠上精神官能症(neurotic)。這些可憐病患典型的說法是『我想我真的快瘋了』。」通常,他說的問題可能「只是一個未診斷出的背部韌帶問題」。2


有幾種疾病近以假性的精神分裂症。瑞德醫師(Dr. A.A. Reid)列出21種類似狀況,從日漸普遍的狀況「因安非他命所引起的暫時性精神失常」開始。瑞德醫師解釋因毒品藥物所引起的精神失常,都會伴隨著被害妄想及幻覺,而且「時常和急性或偏執的精神分裂疾病難以區分」。


精神科醫師不依靠身體檢查的,他們反而比較喜歡參考事先分組歸納好的行為核對列表來做出「診斷」。這些核對列表的來源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或是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DS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一本廣告用「聖經」,在2001年時,100多位國際心理健康專家群聚於倫敦,此手冊被選為千禧年十大最爛精神病學報告之一。


心理問題的真正解決方法,是先確保有一位合格、非精神科醫師完成全面徹底的身體檢查。


◆ 精神病學家有限的治療,使用蠻力去壓倒一個人的問題。這些治療法抑制了症狀,它們並不能治療症狀。


關於心理健康,你所應知道的第二件事


精神治療以碰運氣的方式干擾一個人的身體、情緒或思考的程序。當治療「有效」時,這通常表示問題或是症狀被機械式地或是以化學的方式壓抑住了,但隨之而來的麻煩就是病人和他對生活的覺察力也依不同程度的被壓抑住了。


Elliot Valenstein博士寫道:「在現代全然被否定的前額葉切除手術(prefrontal lobotomy)、胰島素昏迷治療(insulin coma)和其他療法在以前卻是被宣稱為有效的心理疾病療法,就如同現在藥物治療也被宣稱有療效一樣」。3


很多的療都被稱做是「安全且有效的」,然而,事實卻是這些療法全都有風險,且人們也應該詳細的被告知。


電擊治療(ECT,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電擊是在1938年由義大利精神科醫生Ugo Cerletti所發明。在觀察過如何準備電擊屠宰豬隻過程之後,Cerletti推斷:引發人類痙攣發作的最佳方式是直接在頭上電擊。今日,精神病學家從一側太陽穴到另一側太陽穴(雙側電擊)或由頭的一側的前面到後面(單側電擊)傳送達460伏特的電流通過大腦,因而造成了長時間的嚴重的抽搐或痙攣,這等於是癲癇發作。


哥倫比亞大學在2001年的一項研究中顯示,電擊在使病患擺脫憂鬱症方面的效果很差,幾乎所有接受電擊的人在結束治療後的六個月內都復發了4,在19791991年間的研究指出,電擊會造反常神經症狀,及大腦萎縮5。電擊會造成長期的記憶力喪失和「整體智力程度下降……」,一項1993年的研究更顯示電擊會減短老人的壽命。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 Drugs1990年代,研究員承認精神安定類抗精神藥物(neuroleptics  antipsychotic--也是眾所周知的主要鎮靜劑並無法控制住妄想或幻覺的病情,研究員亦結論道:「三分之二有用藥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狀停止後的一年內又不斷復發」,而且有30%的病人對藥物一點反應都沒有。7


對於身體而言,這些藥物會造遲發性運動困難(Tardive Dyskinesia)-就是突然的、無法控制的、疼痛的肌肉痙攣、扭動和臉部歪曲的動作,尤其是在腿、臉、嘴巴和舌頭等部位;藥物也會導致靜坐不能(Akathisia),靜坐不能是一種嚴重的坐立不定,研究顯示這會造成激動與精神異常。一個稱做精神安定劑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的潛在且會致命的結果就是藥物本身的直接反應之一,這症候群包括肌肉僵硬、精神狀態改變、不規則的脈搏及血壓和心臟病問題。


輕微鎮靜劑(Minor tranquilizers)或笨二氮類鎮定劑(benzodiazepines:能起顯著作用的藥物會造成昏睡、頭昏眼花、混亂(confusion)、神經過敏、性功能失常、幻覺、惡夢、嚴重的沮喪、極度的浮躁、失眠、反胃和肌肉震顫。突然的停止使用輕微鎮靜會迼成癲癇的發作及死亡。因此,即使只是吃這些藥幾個禮拜,也絕對不要突然的或是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停止用藥,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環抗抑鬱劑Antidepressantstricyclics):這種藥效很強的藥物會造成昏昏欲睡、想睡覺、無力氣、無法思考、困惑、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問題、惡夢、極度浮躁。其他的副作用包括妄想症、躁狂症反應(manic reactions)、譫妄(delirium)、發作、發燒、白血球數降低(有受感染的風險)、肝臟受損和心臟病發作。


SSRIs:新一代的抗抑鬱藥,原名專一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據稱是一種引人注目的改變情緒的新型藥物。然而,在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藥物副作用監控小組主任Ralph Edwards教授警告說,SSRIs已經從病患那產生了比舊式鎮靜劑還要多的抱怨,他亦警告,對於要依賴或戒斷此藥的爭論已經越來越重要了。8


戒斷症候預估影響依賴此藥物的病人達50%,性功能失常則影響達60%,對於學者們過度誇大化學藥品的能力,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Joseph Glenmullen先生強調:對於這些藥物對活人腦部的化學反應,大家有的都只是不確定的意見。


當生命中充滿著問題,有時又不可抗拒時,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以精神病學的診斷、藥物和其他的療法來追尋心理健康是錯誤的方向,這些治療僅能將問題及症狀掩蓋住而已,它們不能也永遠不會為我們解決問題。



© 2008 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有著作權,侵害必究。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CCHR、公民人權委員會和CCHR標誌是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所擁有的註冊商標和服務標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hr2013 的頭像
cchr2013

cchr2013的部落格

cch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